2016 中國藝術博物館論壇
主辦機構:故宮博物院(中國)
日期:2016年10月13 - 15日
暖場發言 - 新近展覽及其研究計劃介紹
講者 | 機構 | 講題 | |
---|---|---|---|
1 | 司徒元傑 | 香港藝術館(香港) | 博物館與眾同享 ─守護與推廣中國書畫收藏(中文及英文) |
2 | 焦天龍 | 丹佛藝術博物館(美國) | 百年歷程︰丹佛美術博物館的中國藝術收藏與展示 (英文) |
3 | 錢玲 | 天津博物館(中國) | 天津博物館的古代藝術品收藏、研究與展示(中文及英文) |
4 | Katherine Anne PAUL | 紐瓦克博物館(美國) | 紐瓦克博物館的中國項目:過去與未來(英文) |
專題介紹 - 故宮文保科技應用
講者 | 機構 | 講題 | |
---|---|---|---|
1 | 史寧昌 | 故宮博物院(中國) | 故宮文物的傳統修復工藝與新技術應用(中文及英文) |
第一節專題討論 - 藝術與科學︰鑿通隔閡的科技分析與文物保護
主持:雷勇(故宮博物院,中國)
講者 | 機構 | 講題 | |
---|---|---|---|
1 | 蔣人和 | 芝加哥大學(美國) | 天龍山石窟專案與展覽計劃:流散佛像的數位存檔與石窟復原(英文) |
2 | Marco LEONA | 大都會藝術博物館(美國) | Science and Art: The Colors of East Asian Paintings(英文) |
3 | Joanne HACKETT | 維多利亞與阿爾伯特博物館(英國) | Science, History and Craft: A Trinity in Support of Conservation(英文) |
4 | Katherine EREMIN | 哈佛大學藝術博物館(美國) | Art Meets Science at the Harvard Art Museums: Case Studies from the Chinese Collections(英文) |
第二節專題討論 - 藝術與歷史:博物館裡的中國藝術史研究
主持:柳揚(明尼阿波利斯藝術博物館,美國)
講者 | 機構 | 講題 | |
---|---|---|---|
1 | 劉明倩及郭福祥 | 維多利亞與艾伯特博物館(英國)及故宮博物院(中國) | 貢品與賞物︰馬戛爾尼訪華的實物見證(中文及英文) |
2 | 孟絜予 | 布朗大學(美國) | Teaching without Masterpieces(英文) |
3 | 倪克魯 | 維也納大學(奧地利) | Exhibiting Qingzhou Buddhist Sculpture in Museums (英文) |
4 | 沈辰 | 皇家安大略博物館(加拿大) | 博物館中的中國早期歷史:見證於考古與藝術文物的多元詮釋(英文) |
第三節專題討論 - 藝術與設計:展廳裡的文化闡釋
主持:孫淼(故宮博物院,中國)
講者 | 機構 | 講題 | |
---|---|---|---|
1 | Nathalie CRINIERE | NC Agency(法國) | Exhibition Design and Culture Interpretation(英文) |
2 | Adrien GARDERE | Studio Adrien Gardere(法國) | Designing Contents(英文) |
3 | 魯克思 | 柏林國立亞洲藝術博物館(德國) | Starting from the King: Berlin's New Chinese Art Galleries(英文) |
第四節專題討論 - 藝術與公眾:積極創造公眾為本的博物館參與體驗
主持:林苗苗(中華世紀壇藝術館,中國)
講者 | 機構 | 講題 | |
---|---|---|---|
1 | 王芳 | 廣東省博物館(中國) | 與考古館長的合作:「牽星過洋」展中的教育推廣專案(中文及英文) |
2 | Viv GOLDING | 萊斯特大學(英國) | Working Collaboratively: Education and Engagement at the Creative Frontiers of the Art Museum(英文) |
3 | Stephanie NORBY | 史密森尼博物院學習與數位資源研究中心(美國) | Engaging the Public Using Digital Museum Collections (英文) |
第五節專題討論 - 學以致用:利榮森紀念訪問學人報告
主持:高美慶(北山堂基金,香港)、嵇若昕 (香港中文大學文物館,香港)
講者 | 機構 | 講題 | |
---|---|---|---|
1 | 王冠宇 | 香港中文大學文物館(香港) | 瓷韻逐波︰葡萄牙博物館藏的中國瓷器 (中文及英文) |
2 | 梅玫 | 巴德裝飾藝術研究院(美國) | 紡織品與現代早期的全球交流:清宮中的歐洲絲綢和掛毯(中文及英文) |
3 | 陳芳芳 | 香港科技大學(香港) | 閒情與日常:從清代仕女畫管窺女性形象 (中文及英文) |
4 | 陳雅飛 | 浙江大學藝術與考古博物館(中國) | 大學博物館的教育功能之探討 ─ 以浙江大學與考古博物館和耶魯大學美術館為例(中文及英文) |
5 | 何鑒菲 | 北山堂基金(香港) | Shifted Perspectives: Interpretive Planning of Chinese Art Exhibitions at the ROM (英文) |
綜合討論
主持:蘇芳淑(北山堂基金,香港)
講者 | 機構 | 講題 | |
---|---|---|---|
1 | 司美恩 | 弗利爾與賽克勒藝術館(美國) | Presenting China in Western Museums(英文) |
** 以專題講座先後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