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 top

刘凤霞博士

总监
一新美术馆 (香港)

交流项目

刘凤霞博士于英国伦敦大英博物馆(The British Museum)进行为期四个月的交流(2011年5月至8月),对该馆所藏之中国外销艺术品进行研究。

简历

刘凤霞博士是艺术推广办事处(APO)和艺术空间Oi!的创始馆长。刘博士专门于研究中国外销艺术以及公共和社区艺术在香港的发展,曾在香港艺术馆,香港文化博物馆,香港视觉艺术中心和康乐及文化事务署文化事务部的文物及博物馆科工作。

近期发展和参与项目

    刘凤霞博士领导APO组织一个五年(2019-2023)的展览和学校计划系列 「穿越紫禁城」。该系列介绍与故宫博物院的艺术、文化和遗产有关的不同主题,并于2020年举办了首个线上展览「红墙下的路人甲乙丙」,重点介绍宫中鲜为人知的人物,揭示他们的职责及技艺,从中窥探平凡人的宫中生活。

    在接下来的三年,APO将与香港中文大学艺术系的学生策展人合作,策划网上展览「红墙内外猜情寻」、「红墙内的致尊宝」、以及「红墙内的思生活」,介绍紫禁城的不同面貌和故事。

精选出版

  • 刘凤霞 (2018)。〈洋人眼里的中国形象 — 从真伪游记到广州外销艺术品〉,载于广州大学广州发展研究院(主编),《2018广州学与全球城市发展国际论坛论文集》。
  • 刘凤霞 (2017)。〈从香港艺术馆所藏的五幅历史绘画看饶宗颐教授的「五重证据法」〉。载于康乐及文化事务署(主编),《香港博物馆期刊一期》。
  • 刘凤霞 (2015)。〈不是明信片 — 十七至十九世纪中国外销画的特殊功能〉。载于香港大学饶宗颐学术馆(主编),《饶宗颐教授百岁华诞国际学术研讨会会议论文集》。
  • 刘凤霞 (2014)。〈口岸文化 — 从广东的外销艺术品探讨近代中西文化的相互观照〉。载于广东省博物馆(主编),《异趣同辉 — 清代外销艺术品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 刘凤霞 (2012)。〈口岸文化 — 从广东的隔山画派及外销画到上海的月份牌画〉。载于岭南画派纪念馆(主编),《「岭南画派在上海」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 刘凤霞 (2011)。〈繁华都会与鬼魊 — 从十三行为主题的中国外销画看口岸文化的发展〉。载于广州大学(主编),《「广州十三行与清代中外关系」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 刘凤霞 (2010)。〈被遗忘的国际都会 — 以十七至十九世纪的广州城市意象为中心〉。载于中山大学(主编),《全球与区域之间“近代早期广州口岸史研究”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 刘凤霞 (2010)。〈雅怀德风 — 记徐展堂先生及其弘扬中国文化艺术的志业〉。《信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