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1月7日(星期四)
時間: 下午3時至下午4時30分(香港時間)
Zoom線上研討會 | 活動以國語進行
傳承有序的中國書畫裝裱技藝與修復技術在探索、交流、演變和發展中成熟。故宮博物院的李廣華女士和香港中文大學文物館的梁啟軒先生將分享他們在跨文化交流和研習過程中的收穫,介紹書畫修復和科學分析在不同文化情境中的原則和實踐。秦始皇帝陵博物院的容波先生將與兩位新晉學人共同探討「含道映物」、「隨物賦形」 等中國傳統修復觀念如何與科學分析及多學科視角結合,從而深入發掘傳統技術與工藝的科學內涵,促進遺產保護、推動歷史研究、藝術發展、公眾教育和國際學術交流。
容波先生 (主持人)
秦始皇帝陵博物院考古部副主任、三級研究館員 | 2017/2018年度利榮森紀念訪問學人
容波先生為2017/2018年度利榮森紀念訪問學人,於2018年在美國史密森博物學院國立亞洲藝術博物館進行爲期5個月的交流,研究秦兵馬俑表面彩繪顏料調和劑的成分,並與當地修復人員及科學家就彩繪俑修復保護技術進行交流。他現任秦始皇帝陵博物院考古部副主任、三級研究館員;陶質彩繪文物保護國家文物局重點科研基地常務副主任;西安交通大學、上海大學、南京林業大學、西北大學、陝西科技大學等高校兼職教授、研究生導師。
容先生多年來從事考古出土文物保護修復及科技考古研究,曾發表相關學術論文80餘篇,主持完成12項科技部、國家文物局等科研項目,於2014年入選「文物保護科技優秀青年研究計劃」,更曾獲2項國家級獎勵、9項省部級獎勵。此外,容先生也是美國萊特州立大學(2013-2015)及德國慕尼黑科技大學資深訪問學者(2003、2006、2011)、蓋蒂保護研究所訪問學者(2018)。
李廣華女士 (講者)
故宮博物院副研究館員 | 2022/2023年度利榮森紀念訪問學人
李廣華女士為2022/2023年度利榮森紀念訪問學人,於2023到2024年在美國史密森博物學院國立亞洲藝術博物館(「國立亞洲藝術博物館」)進行8個月的交流,結合故宮博物院書畫科學研究的進展,交流借鑒當地的中國宋代至20世紀初期書畫顏料分析,藉此促進科學分析技術在保護修復中的實際應用。她現任故宮博物院副研究館員、北京化工大學在讀博士,研究方向涉及古建築彩畫、壁畫等彩繪文物的科學分析與保護,古書畫文物科學分析及劣化機理研究和無損分析技術在文物上的應用研究,目前已發表相關論文10餘篇。
在古書畫文物研究方面,李女士使用高光譜成像技術、X射線螢光面掃描技術和顯微觀察等多種無損分析技術對中國古書畫文物的顏料和繪製工藝進行研究,為古書畫的人工臨摹和保護修復提供支持。
<美國史密森博物學院國立亞洲藝術博物館訪學分享——書畫文物科學分析與背托色研究>
李廣華女士將從三個方面分享在美國國立亞洲藝術博物館訪學交流的經歷:(1)介紹故宮博物院和美國國立亞洲藝術博物館在中國古書畫文物方面的研究成果及現狀;(2)使用顯微鏡、 X射線螢光光譜和X射線成像等技術對其館藏中國古書畫的背托色工藝進行研究,介紹新發現並總結不同時期背托色的特點; (3)分享利榮森紀念交流計劃的申請、實施經驗,以及個人的感想和體會。
梁啟軒先生 (講者)
香港中文大學文物館中國書畫修復師 | 2021年度北山堂基金獎學金得獎學人
梁啟軒先生獲北山堂基金資助,於2021年在台灣臺南藝術大學修讀古物維護碩士課程,主修紙質與東方繪畫修復。進修期間曾於台北故宮博物院實習,並赴大英博物館平山郁夫工作室進行4個月實習。此前,他於香港中文大學文物館跟隨蘇裱傳人謝光寒師傅學習書畫裝裱及修復技藝,又參與超過200項館藏書畫修復工作。
梁先生現任香港中文大學文物館中國書畫修復師。
<從學徒到修復師——探索技藝的傳承與現代應用>
隨著修復行業愈趨專業,入行學歷門檻愈來愈高,他卻從另一條路踏入修復行業。2021年度北山堂基金獎學金獲獎學人梁啟軒先生將分享他最初入行從事傳統中國書畫裝裱和修復工作點滴,到獲取獎學金赴台進修的經歷,以及於台北故宮博物院和大英博物館實習的見聞與收穫——從一個傳統工藝的學徒開始,接觸現代修復觀念,結合各學科專業知識,並思考如何將所學所思應用在中國書畫修復之中。